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法制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热点专题 >正文

《花繁叶茂》央视上映 拍摄地的历史文化快来了解一下

时间:2020-05-28 来源: 作者: 

由中央电视台、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的电视剧《花繁叶茂》5月11日晚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该剧刻画了驻村第一书记和乡镇及村干部勇于担当、忠诚奉献的人物群像,反映了贵州干部群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精神风貌,是全国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电视剧《花繁叶茂》改编自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创作的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剧中故事的“诞生地”花茂村,是贵州遵义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又名花苗田。1955年,改名为"花茂",喻为繁花茂盛之意。

  今天,多彩贵州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花茂村的历史及文化。

  红军足迹今犹存

  据历史学家介绍,当年红军长征在遵义大捷后,曾在花茂村一带休整了整整8天,留下了十多条珍贵漫画和标语。

昔日红军在花茂村留下的标语

  如今花茂村已成为遵义市近郊红色旅游的一个景点。在这里可以了解到红军当年战斗历程,通过瞻仰革命遗迹,感受红色精神。

  非遗文化百年传

  

花茂村的土陶技艺工匠母先才正在制作陶艺制品

  在花茂村有一项历史悠久的制作技艺——土陶工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被列为遵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当地老工人介绍,花茂土陶主要有缸、罐、钵、坛等几个大类几百个品种,没有模型,全在手上取巧,材料是当地的白泥。从白泥到成品,要经过制陶泥、做毛坯、上釉、烧制几道工序,学做陶艺,至少要花三五年的时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花茂村的传统制陶人开始把土陶制品从土制泡菜坛、土制油盐罐、水缸、米缸这些日常家用产品向艺术品方向发展。花茂村的土陶文化还曾亮相中央电视台,目前,在全国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美丽乡愁”助脱贫

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

  经过多年的发展,花茂村已从贫困荒芜村庄改变成为花繁叶茂的美丽乡村。近年来,花茂村培育蔬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4个,创办乡村旅馆42家、农家乐饭庄10家,今年已接待游客20万人次,预计综合旅游年收入可达千万元。

  现在的花茂村已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田园,实现了农旅文融合、一二三产融合、产业与生态融合、人与自然融合。到这里来的游客发出了“难怪都来这里,在这里找到乡愁了”的感叹。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游文化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游文化法制网 lywhfa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6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