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法制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正文

竹木上的故事正在“活”起来

时间:2025-11-04 来源: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海冰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善加保护、做好研究。”

  11月1日,湖北省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王先福在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用这16个字概括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状态。一年前,他曾在云梦县博物馆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出土秦汉简牍展。如今,已59岁的他依然保持着“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劲头,致力于让千年简牍焕发时代光彩。

  一年来,王先福与省博团队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古代简牍的保护、研究、传播与展示工作,致力于让深藏于博物馆的简牍“活”起来,让更多人透过千年竹木读懂中国。

  让大众读懂深藏于博物馆的简牍

  10月28日,省博物馆联合国内11家文博单位推出“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作为长江文化艺术季的压轴展,一经推出就立即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

  “总书记对出土简牍年代很关切,此次展览是全国简牍领域最权威的展览之一。”王先福称,展览以年代序列完整的简牍通史形式,编织出从战国至东晋近千年间中华文明奠基与成长的壮阔图卷。

  展览开幕式上,省博副馆长杨理胜扮演的“喜大人”与社教部团队共同演绎了“牍懂家书”情景剧。近期,杨理胜自备行头,在长江文化艺术季、青年文物专家公益云课堂、大思政课、云梦县博物馆大讲堂等多种场合创新性讲述简牍故事,极强的代入感使“冷门绝学”变得生动可亲。

  此前,省博已联合多家机构对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样貌进行了科学复原。今年“五一”期间,“喜”的3D复原头像在“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展”中亮相,令观众感叹“秦朝打工人”形象真实鲜活,让沉睡千年的简牍焕发生机。

  为促进研究成果与公众共享,省博近日出版了《湖北省博物馆藏简牍丛书》之《睡虎地秦简普及本》,并计划陆续出版《包山楚简》《龙岗秦简》《曾侯乙简》等多部简牍普及读本,力求让大众读懂深藏于博物馆的简牍,推动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建设硕果累累

  简牍保护有着极强的专业性,需要大量专业性人才,为此,省博与云梦县博物馆加强深入合作,开展古代简牍的保护、研究、传播与展示。

  省博物馆与云梦县政府签署“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协议以来,省博在展览展示、文物保护、文创开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给予了云梦县博物馆全力支持,今年以来力度尤甚。

  王先福等专家多次赴云梦县博物馆,指导陈列提升改造,增补了一批汉简原件,并依据最新研究成果,突出展示汉律对秦律的传承、汉代科技智慧及社会百态等。该展览已于今年8月1日重新开放。前不久,《云梦县博物馆基本陈列》(上、下卷)作为总分馆制建设的重要成果也已出版。

  眼下,省博团队正加班加点在云梦县博物馆指导筹建文物修复展示中心,届时,这里不仅是一处现代化的“文物医院”,还将是研学团队及广大文博爱好者动手体验的乐园。

  据了解,省博指导的“简墨千年牍懂中国——云梦简牍文化传播利用成果展”已布展完毕、“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等高规格的活动将在11月陆续在云梦县博物馆举行。望向历史深处,望向传世瑰宝,沉睡千年的简牍正在王先福等一批学者的努力下,穿越时空,泽惠后人,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原文链接:http://wlt.hubei.gov.cn/bmdt/mtjj/202511/t20251104_580430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游文化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游文化法制网 lywhfa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6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