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法制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标准规范 >正文

全省唯一入选!泸县鼓书《“油罐”上梁》亮相全国性展演

时间:2025-11-04 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10月29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全国移风易俗优秀文艺节目集中展演在陕西延安举行,共有来自北京、陕西、四川等地的14个节目参演。

  其中,泸县鼓书《“油罐”上梁》作为全省唯一入选的节目,以川南民俗独有的韵味亮相这场全国性展演。

  

  “琴声响来是锣鼓昂,泸县鼓书我上了场……”展演现场,清脆的鼓点响起,节目主唱朱得静与演员们以地道的泸县方言开腔,将“油罐”上梁这一川南传统民俗搬上舞台,极具川南特色的唱腔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接到入选通知后,团队既激动又倍感压力,作为四川唯一的代表,在不到一个月的排练期里,演职人员几乎每日扎根排练室,只为呈现最佳效果。”节目主唱朱得静介绍。

  为契合“移风易俗”主题,团队在保留泸县鼓书“说唱结合”传统特色与“两腔、四季调、四小调”唱腔体系的基础上,对节目进行了全方位升级。

  

  “我们对剧本和唱词进行了优化,在融入文明新风、和美乡村元素以契合全国展演主题的同时,还特别嵌入泸县龙眼、龙虾等地域符号,让节目既具川南特色,又能借此将泸县和泸州的独特风采呈现给全国观众。”节目艺术指导黄刚(泸县融媒体中心机关党委书记)表示。

  这种以传统曲艺讲述现代文明故事的方式,让这门始于清代、融合石匠号子与川南吹打乐的艺术焕发新生,如今成为基层文艺推动移风易俗的鲜活载体。

  

  据了解,泸县鼓书《“油罐”上梁》是省级非遗泸县鼓书的现代代表作,由第六代传承人朱裕国(艺名朱油罐)创作,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展现乡村振兴中移风易俗、干群同心的时代风貌。

  作品灵感源自朱裕国对家乡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图景的深切感受,以主人公朱油罐新建房屋上梁为故事主线,通过村民和驻村干部帮助他上梁的缩影展现了一幅新农村鸡鸭成群、果园飘香、欢歌笑语的喜人景象。剧情围绕“上梁”这一民俗活动展开:油罐坚持传统风水迷信,主张择吉日大办宴席,而驻村干部汤书记和村民则倡导破除陈规、勤劳致富,通过双方的矛盾冲突,作品批判了封建迷信,歌颂了基层干部扎根农村、带领群众实干兴家的精神。《“油罐”上梁》的亮相,不仅让泸县鼓书这一省级非遗站上全国舞台,更是泸县“以文化人、以文促治”实践的生动缩影,也展示了泸县作为“中国曲艺之乡”培育文明乡风的成果。

  (供图/供稿:泸县县委宣传部 李杰)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hydt/2025/10/31/c7564bf50f5a4e5f9d8414d181e8271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游文化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游文化法制网 lywhfa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6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