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法制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旅游文化养护 >正文

谁还没去加查?非遗版 “盲盒” 开箱

时间:2025-11-19 来源: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依偎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加查是被雪山与江河宠爱的小城 —— 这里不仅有拉姆拉错的神秘更藏着能触摸到的 “活态历史”当晨雾漫过嘎玉村的古树当卓舞的鼓点震落帮卡村的经幡当久堆村的歌声随聂曲河飘远当木碗匠人掌心的温度渗入木纹加查的非遗故事正等着每一个来客倾听今天跟着小编沉浸式解锁这座小城的 “文化宝藏” 千年核桃林:“神树” 结出贡品香从加查县城驱车 15 分钟抵达嘎玉村,初冬的核桃林已换上限定景致 —— 百余棵古树的落叶铺满林间小径,踩上去 “沙沙” 作响,枝头零星挂着几串晒干的核桃果,像缀着褐色的小灯笼。村口那棵需七八人合抱的 “核桃神树” 下,常有村民坐着晒太阳,遇见访客总会递上刚剥好的干核桃:“初冬的核桃最养人,嚼着暖乎乎的,你们尝尝!”这里的核桃不一般,—— 薄如蝉翼的外壳,指尖轻轻一捏就裂开,饱满的核桃仁裹着浅金色的衣,放进嘴里嚼着,满是阳光晒透的清甜,连果壳都带着淡淡的木质香。这里的核桃仁裹着浅金衣,入口满是阳光晒透的醇厚香气。村民说,天冷后仍有不少人来树下祈福,盼来年平安。

  小贴士:

  最佳体验季:9-10 月核桃成熟季,能亲手打核桃、剥新鲜果仁;4-5 月核桃林发芽,新绿映着江景,适合拍古风照

  交通:山南市区自驾至加查县城约 2.5 小时,再导航 “嘎玉村核桃林”,村口有免费停车场

  久堆村民歌:雅鲁藏布边的 “天籁密码”

聂曲河绕着久堆村缓缓流淌,每当夕阳把河面染成金红色,村里的晒谷场上就会响起歌声。去年深秋,小编坐在青稞垛上,听《聂曲河的歌》:“聂曲河呀清又清,带着核桃香往下流,阿爸的牛羊河边走,我的歌谣跟着走……” 没有麦克风,没有伴奏,只有风吹过青稞杆的 “沙沙” 声当背景,可那略带沙哑的嗓音,却把高原的温柔与辽阔全唱了出来.

  久堆村民歌没有固定的曲谱,全靠口耳相传,歌词里藏着村里的每一段时光 —— 有虫草采挖季,村民们凌晨上山时唱的 “祈福歌”;有核桃丰收时,男女老少围着果堆唱的 “喜悦歌”;还有姑娘出嫁时,阿妈悄悄唱的 “牵挂歌”。卓嘎阿妈说:“小时候跟着阿婆学唱歌,现在教村里的娃娃,歌声不断,我们的日子就不会忘。” — 原来歌声,是最直接的待客礼。

  小贴士:

  歌词彩蛋:《聂曲河的歌》里提到的 “核桃香”,是因为聂曲河沿岸种满核桃树,河水会带着淡淡的果仁香

  互动玩法:学一句简单的藏语歌词,录成语音发给朋友,解锁 “最特别的高原问候”

 哲巴卓舞:1300 年的鼓点

  非遗属性: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以 “刚劲舞姿 + 牛皮鼓伴奏” 为特色,承载公元 779 年 “免债传奇” 历史,是藏地民间舞蹈的重要代表。

  刚入冬的洛林乡帮卡村,风虽带凉,却始终热闹 — 十几位舞者身着加绒藏袍(传统服饰为非遗组成部分),藏青色下摆绣的金色祥云在阳光下格外亮眼,腰间红绸带随舞步翻飞。领舞者手持牛皮鼓(鼓面印 “吉祥八宝”,为非遗特制乐器),一声吆喝后,鼓槌 “咚!咚!咚!” 砸向鼓面,瞬间驱散初冬寒意。

这场舞蹈藏着一段跨越千年的故事:公元 779 年桑耶寺建成时,哲巴村先民因贫困欠了寺院债务,为求豁免,村民们日夜编排舞蹈,最终在庆典上以刚劲有力的舞姿打动了赞普,不仅免了债务,“哲巴卓舞” 还成了藏地知名的民间舞蹈。如今,村里的卓舞传承人达娃已教了 30 多个徒弟,最小的徒弟才 12 岁,“每次教孩子跳舞,都像在给老祖宗的故事续上新篇章”。小编去年望果节去看表演时,还被拉进圆圈跟着学基本步,鼓点震得手心发麻,却越跳越有劲 —— 那是对生活最热烈的呐喊。

  舞者脚步踏地如惊雷,“雄鹰展翅”“雪山挺立” 等动作,还原了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整套舞蹈无乐谱,靠师徒口传心授,12 岁的小徒弟裹着小藏袍,鼓点节奏丝毫不差,正是非遗 “活态传承” 的缩影。传承人达娃介绍:“现在排练卓舞,既是为藏历新年表演做准备,更是让年轻人记住‘坚韧不屈’的非遗精神 —— 当年先民靠舞蹈免债,如今我们靠舞蹈传递热情。

  小贴士:

  观赏指南:藏历望果节(通常在 8-9 月)、藏历新年期间,帮卡村会举办卓舞表演

  服饰彩蛋:舞者藏袍上的祥云纹,每一朵都由村里老人手工刺绣,耗时半个月才能完成一件

 加查木碗:藏在情歌里的 “贴身珍宝”非遗属性: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以 “百年硬木 + 12 道手工工序” 为核心,木碗兼具实用与文化价值,是藏地生活美学的代表。“情人是木碗该多好,能揣在怀里头;木碗是情人该多好,能暖到心头头”—— 在加查,这首流传百年的藏歌,道尽了木碗在当地人生活里的分量。走进县城的 “加查木碗非遗工坊”,就能看见 60 岁的匠人正坐在木凳上,手里握着刻刀细细打磨一只木碗。“做一只好木碗,要过 12 道关”,师傅边说边展示:先从海拔 4000 米以上的桦树、柏树中选 “百年疙瘩木”,锯成粗坯后用温水浸泡 7 天软化木质,再用手工刨子一遍遍修形,最后用酥油反复擦拭,让木碗泛出温润的光泽。刚做好的柏木木碗,手感沉甸甸却不笨重,碗沿打磨得光滑如玉,凑近闻能闻到淡淡的柏木香。“这碗摔不碎、不烫手,盛酥油茶能保鲜,盛青稞酒更香醇”,师傅说,当地人家家都有几只木碗,老人用的碗传了三代,新人结婚时也会定制一对刻着吉祥纹的木碗当嫁妆。

  小贴士:

  工坊地址:加查县城沿江东路(近加查文化广场),每天 9:00-18:00 开放,可免费参观制作过程

  选购指南:柏木木碗适合盛热饮(隔热性好),桦木木碗适合装食物(质地轻盈)

  保养技巧:木碗不用时可涂一层薄酥油,避免干燥开裂,越用越有光泽

  

  

  

  小编私藏・加查非遗全攻略

  

  交通指引

火车(拉萨出发):搭乘拉林铁路动车组直达加查,每日两班列车途经山南市乃东、桑日等站点,拉萨至加查最快约 2 小时可达,具体车次、发车时间可登录铁路 12306 官网 / APP 查询。    自驾(山南市区出发):山南市区(乃东区)→ 雅叶高速 → 349国道 → 加查县城,全程约 2.5 小时,初冬部分路段有雾,建议早10 点后出发。

   季节限定体验

  春季(3-4 月):核桃林抽新芽,可跟着村民采春茶,用木碗泡藏茶夏季(6-8 月):望果节看哲巴卓舞,聂曲河旁听久堆村民歌秋季(9-11 月):打核桃、收青稞,非遗工坊推出 “木碗彩绘体验课”冬季(12-2 月):围炉听老人讲非遗故事,用木碗盛酥油花点心

  周边联动推荐

  逛完非遗,可去县城的餐厅尝尝用千年核桃林的核桃做的 “核桃炖鸡”,用木碗盛装的 “酥油糌粑”,每一口都是加查的味道!

  

  

  


原文链接:http://wlt.xizang.gov.cn/ztzl_69/zzqjfyccr/202511/t20251117_5100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游文化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游文化法制网 lywhfa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6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